在安裝熱鍍鋅橋架時,為避免其與建築結構之間產生問題,需從選型、安裝規範、間距控製、防腐措施及多專業協調等方麵綜合施策。
支架間距應根據橋架規格和載荷確定,一般水平敷設時不超過1.5至2.0米,垂直敷設時不過2米,轉彎處需在500mm內增設支架以增強穩定性。支架應采用膨脹螺栓或預埋鋼板牢固固定於建築結構上,螺栓擰緊力度適中,避免過鬆或過緊。使用連接件確保橋架節段間緊密連接,螺栓螺母需位於橋架外側,防止鬆動脫落。橋架須可靠接地,防止靜電積累或電化學腐蝕,接地電阻需符合標準。橋架與牆麵、柱麵的距離應250mm,便於散熱和維護,多層敷設時,層間淨距需2150mm以利於電纜散熱。與管道交叉敷設時,間距為300mm或500mm,平行敷設時至少400mm,避免相互幹擾。遵循電讓水原則,橋架應安裝在水管上方、熱力管道下方,防止高溫或液體腐蝕影響。穿越樓板或牆體時,需預留套管或防火封堵材料,避免結構變形擠壓橋架。選用鋅層厚度>65μm的熱鍍鋅橋架,確保防腐性能,安裝時避免刮傷鍍鋅層,破損處需及時補塗防腐漆。在潮濕或腐蝕性環境中,可選用304不鏽鋼橋架或增加防腐塗層。高溫地區需選用耐熱型橋架,避免鍍鋅層高溫失效。工業廠房等重載場景應選用厚度23mm的橋架,防止變形引發結構摩擦。安裝前需與土建、水暖、通風等專業核對管線走向,避免空間衝突,使用技術優化綜合布線。交叉密集區域需提前規劃,確保橋架安裝位置高於水管且低於通風管。橋架進場時檢查鍍鋅層完整性、荷載性能及防火等級。安裝後驗收水平度和垂直度,確保無扭曲變形。支架間距過大或固定不牢會導致橋架振動,需增設減震墊或調整支架密度。長距離橋架需設置伸縮節,防止溫度變形擠壓建築結構。橋架距地高度宜22.5米,多層敷設時預留檢修通道。
通過嚴格選型、規範安裝、合理間距及防腐設計,可避免熱鍍鋅橋架與建築之間的衝突。